近年来,我市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前端、中端、末端的分类设施建设,用群众听得懂、能认同、记得住的方法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人们低碳生活的新风尚。
今年5月末,我市积极响应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号召,开展了分类微课堂、垃圾分类进万家、垃圾分类进校园、分类体验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面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增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让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目前,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了分类微课堂活动,发动学习5700多人次;全市幼儿园和中小学已将垃圾分类内容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课率达100%;相关单位向市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料和印有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等宣传标语的购物袋,全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6月14日,记者在红塔区凤凰街道瓦窑社区看到,居民刘女士将两袋垃圾分别丢进了标有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标识的两个垃圾箱内。她告诉记者,就读于玉溪市第二幼儿园的小孙子早就告诉家里人,老师在课堂上教过他们如何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家中,家庭成员也会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打包后,再丢到离家不远的垃圾分类亭中。刘女士说:“家里人都觉得垃圾分类是顺手的事情,像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这些湿垃圾就丢到一起,纸屑、塑料这种干垃圾就丢到另一个垃圾桶,最后一起收拾好拿出去丢掉,既简单卫生,又有助于资源回收利用。”
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推广,在全社会营造出适度消费、科学消费、绿色消费的氛围。市民在购物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环保产品,自带可循环使用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从而降低垃圾产生的数量。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逐渐养成了节约用水、用电等绿色生活习惯,努力共创共建共享绿色美好家园。(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滕舒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