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引擎”,近年来,玉溪高新区持续强化政策激励,推动园区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技术转型升级,让“科技赋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玉溪新天力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作为高新区江川龙泉片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尝到了技术革新的甜头。其明星产品新天力牌果蔬干燥机曾因依赖网线+Wi-Fi传输数据,面临网络覆盖难题,同时烤烟房还存在闲置率高的问题。“我们将数据传输切换至4G模式,彻底解决了网络覆盖问题,并通过程序优化实现烤烟房‘一机多用’,可用于蔬菜保鲜、菌菇种植等多个场景。”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研发部部长宁德奎进行现场演示时介绍,“现在设备操作更智能,无需专人值守,深受用户好评。”
公司的另一拳头产品多功能秧苗移栽机也进行了迭代升级。针对轮式机易打滑、作业精度不足等问题,改用履带结构和电控系统,实现打塘深度、浇水量等参数精准调节。如今,该设备已能适配多种农艺场景,成为市场“抢手货”。
在政策“组合拳”激励下,园区企业创新热情高涨。
云南红创包装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并取得了多项知识产权成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玉溪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洪骥介绍:“我们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建成创新平台的企业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2024年,高新区成功建成国家及省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载体7个,新增知识产权183项,入驻孵化企业69家;17家企业通过省级高企申报评审,39家企业纳入省市高企培育库,34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企业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企业认定为省级创新企业。自2023年开始,省科技厅、市政府、高新区按3∶3∶4比例出资,设立了2500万元/年的科技创新联合专项资金。去年,首批已向5家企业7个项目拨付990万元。
陈洪骥表示,第二批项目征集工作正有序推进,同时将深化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园区发展的“第一动力”。(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业新闻 陈苏欣) |